1.吳中世醫
明清兩代,吳中地區的經濟與文化都有很大的發展,一大批著名醫家面世以后,亦多世代傳承,所以吳中醫學先有名醫多,繼而有世醫多的特點。
?。?)宋代世醫第一家——葛氏世醫
?。?)相傳綿延八百年——鄭氏婦科
?。?)中吳盧扁——韓氏世醫
?。?)常熟裴麥粉——裴氏兒科
?。?)白塔港世醫——閔氏傷科
?。?)閶門西街——金氏兒科
?。?)小日暉橋一根針——尢氏兒科
2.蘇州儒醫
?。?)薛生白,以字行,名雪,號一瓢。吳縣人。因為母親年邁多病而究心醫學。薛生白堪與葉天士齊名,清人黃退庵說『二君皆聯明好學,論人工則薛不如葉,天分則葉不如薛』。后人亦有『葉為時醫,薛為儒醫』之說,如此評價,似為公允。
?。?)徐靈胎(1693-1771)出身于文苑之家。
3.吳門御醫
世稱吳中多名醫。因此,被下令證詔或舉薦入京,在朝廷內宮行醫的御醫很多,升遷太醫院院判、院使的也不在少數。據初步統計,吳中進京的御醫不下百數十人,僅明代御醫就有七十多位,這是吳中醫學的又一特點。
?。?)唐代周廣,是吳中醫學史上第一位有記載的御醫。
?。?)盛寅,字啟東,裔出宋文肅公度,由杭遷,再徒吳。歷元到明。衣冠不乏。永樂初,為府醫學正科,因治內侍蠱癥有奇效,得到明成祖賞識,召入便殿診脈。授太醫院御醫。洪熙初年,掌握太醫院事,賜敕褒嘉。
?。?)明吳縣名醫錢瑛祖孫三代亦均授御醫。
錢瑛,字良玉,宋國醫錢仲陽之后,錢宗道之子。世傳小方脈(兒科)最精,相傳已經有三百多年。明宣德年間,錢瑛被征召入太醫院。
?。?)明昆山名醫盧志,世代為御醫。
盧志,字宗尹,號丹谷。家系世醫,自曾祖盧佐以下,俱官太醫院。盧志任職太醫院判,供奉御藥房,奉旨篡修本草。
?。?)明代吳縣名醫薛凱、薛己父子兩人都為御醫。
薛凱,字良武,素業儒,為郡學生。明弘治年間召為太醫院醫士。
薛己,字親甫,號立齋,過目輒成誦,尤擅精方書,于醫術無所不通。
?。?)明代長洲徐鎮,少年既有醫名,崇禎皇帝以馬逸傷,諸尚藥以非世業莫能治。以后又有子孫世以其術仕太醫院。
?。?)又一長洲人劉觀,字士賓,家世以醫顯。父劉毅,字彥敬,為燕府良醫,事太祖于潛邸,侍太宗左右,后坐事鏑戌沒、永樂初,征召為太醫院御醫,賜居第,后升太醫院過錯判,掌管太醫院事,從北征,歸猝。劉觀子劉溥克繼其業,官太醫院史目。
?。?)元末明初昆山名醫何順中,一生任職太醫院達四十年之久。
?。?)清代吳江名醫徐靈胎曾兩次奉召進京為皇室治病,成為乾隆年間一位著名的御醫。
?。?0)曹滄洲(1850-1924),清末吳縣人,名元恒,字智涵,晚號蘭雪老人,又號蘭叟。居蘇州閶門內西街,世傳七代,以內外科著稱、父承洲,世其業。清光緒三十二年(1906),授為御醫。曹滄洲為光緒帝診病前后二年。
?。?1)潘霨(1816-1894),清吳縣人。吳中醫事活動語嫣不詳,亦應以吳中名醫、御醫稱之。
及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,北京籌建中國中醫研究院。蘇州有金昭文、錢伯煊、葛云彬等赴京任職。
注:摘自 華潤齡著《吳門醫派》